北京时间
现在是中国农历-乙巳(蛇)年-四月十一丑时 立夏
今天是公历: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传统节日 >

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别名:上元节、天官诞、小正月、元夕、灯节)

下一个元宵节日期是:2026-3-3

新年第一个望日,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有赏花灯、吃汤圆的习俗。由于是古代少有能让未婚男女外出赏灯相见的日子,也被视为“中国情人节”之一。

元宵节在东亚已有悠久的历史,对全球华人都有很大影响力。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新十五、元夕、小年或灯节,又称为元宵(台罗,下同:guân-siau)、元宵节(guân-siau-tsueh)、上元(siōng-guân)、正月半(tsiann-ge̍h-puànn)。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华人传统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亦是春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明朝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青年男女外出观灯并趁机结识、相会,所以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中国情人节”的别称。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供佛的习俗。而道教中,上元节为天官大帝(民间相传即为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水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终唐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

简介和历史:明代宫廷元宵节情况关于元宵节的由来,说法很多,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代。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本称“上元”,是农民祈求丰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诞。人们在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还有说法认为,汉武帝时听从谬忌之说,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乙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也有说法是,汉明帝笃信佛法,听从蔡愔的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宫内“燃灯表佛”,从此民众效仿,皆点灯供奉佛祖。东汉末年,元宵节作为节日才正式初步形成。隋朝初年,元宵节完全形成。在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十分赏心悦目。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明清之际,元宵节通常被百姓当作春节的结束,活动也日益多元化:吃汤圆、观灯和娱乐游行是元宵节三大主轴。游行活动中分为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抬阁等传统艺术表演。放烟花是元宵节的高潮。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初八开始点灯,谓之“上节日”,初八夜谓之“上节暝”,宣告灯节的开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明代宫廷也会张灯结彩,并模仿民间习俗,在宫内设置市集,有杂技、百戏等游艺表演,宫中各人放烟花,燃爆竹,小孩提花灯。明代元宵节宫中张灯结彩宫中杂技表演宫中挂上各式花灯,下面有杂技表演宫中摆卖的货郎,小孩提花灯宫中小孩玩烟花爆竹在空地展示的大花灯小孩拉白象花灯元宵节小孩提灯笼、货郎售卖玩具元宵节小孩骑竹马、拉花灯小孩拉鹿灯、兔灯清代元宵节景象 清代画家丁观鹏的《太平春市图》,描绘出清人想像中的明代元宵节景象,有猴戏表演、跑旱船、傀儡戏等游艺活动,又有卖面具的小贩、拉花灯小孩、提花灯的人,还有盲眼算命先生。

2025年05月08日
8
农历四月十一
星期四
乙巳(蛇)年 辛巳月 丁丑日
世界红十字日
北京时间网提供现在实时的北京时间、在线标准北京时间校对、还有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时间校准和时差查询。
Copyright © 2022-2024 Time13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1860号-6 联系我们:Time136com#163.Com